住房公积金,简称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对等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
公积金作用:
可以在买房时享受响应式福利:一般情况下,缴纳了公积金的人可以享受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利率低于商业贷款,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利息费用。通常,只有在买房时,才可以提取公积金;
公积特点:
(1)普遍性,城镇在职职工,无论其工作单位性质如何、家庭收入高低、是否已有住房,都必须按照《条例》的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
(2)强制性(政策性),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的,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中心有权力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可以按《条例》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并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福利性,除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外,单位也要为职工交纳一定的金额,而且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低于商业性贷款;
(4)返还性,职工离休、退休,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户口迁出或出境定居等,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将返还职工个人。
因此,企业不为员工缴纳公积金肯定违法!
但是,目前各地对公积金缴纳标准不一,以广东省会广州为例:
广州市公积金缴纳标准
广州市缴纳标准:明确规定以员工当月工资作为基数,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缴存比例:缴存比例下限:5%,缴存比例上限:12%;
西安市缴纳标准: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分别为5%,上限分别为12%。单位可在规定的缴存比例上下限区间内自主确定缴存比例。

上海市公积金缴纳标准
小编看东西部部分城市公积金缴纳标准及执行标准,在缴纳比例上都有明确规定。但问题主要出在当月工资基数上,我们知道企业员工工资分很多组成部分,基础工资、加班工资、全勤奖、绩效工资..等等,真正到核算时往往会不以实际工资为准,因企业也会考虑成本,公积金明确规定企业个人按同等比例缴纳,基数越高公司缴纳的就越多;
并且部分地区是允许员工与企业商定缴纳标准的,一般在劳动合同中也会有并且说明,员工想能到手拿到更多工资,往往会选择缴纳越少越好,这也使得很多员工默认了企业这种做法。
据了解,很多地区为了减轻企业生存压力,默认当地企业可以不给员工缴纳公积金,甚至五险一金基础保障,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多数企业以为员工稳定性为由,要求员工入职满一年甚至三年才开始缴纳基础五险一金。
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员工权益,但是自我维权意识淡薄,或者不在乎,使得这种现象十分普遍。